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36章 逃不过缴税的命运

谁说这朝代只有贪官污吏,清正廉明、一心为民的好官也有不少。

估摸着,最近一段时间宋权照和知府大人是为了这事才没空理会她的奖赏,倒是她局限了。

当即也不着急一百两的事了,只认真地道:“多谢宋大人了。”

赵达只笑着摆了摆手,说起了小洼地里的地。

“上次我们去看过,小洼地里的地很难开荒,你们也就开出了两亩多地,那么多人种这两亩多地,估计平日的粮食都是不够的。

但户籍上还是要登记耕地的情况的,以后也都是要缴税的。”

江意绵:……

她就知道,那些地是逃不过要缴税的命运。

赵达见对方沉默,只继续道:“不过,因着你们开垦荒地有功,只收你们三成税。”

开垦荒地不是容易的事,朝廷虽然是鼓励百姓开垦荒地,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没人愿意做。

因此朝廷就设置了一些鼓励政策,开垦出的荒地只用交三成税。

听着比平常的税少,但荒地能不能种出粮食是未知数,以至于基本没人赌这三成税。

除却一些没有地、也没有银子的流民愿意做,剩下的就是那些地主。

现在朝廷为了把地都抓在自己手里,地主倒是少了一些。

以前每个镇的地主都不少,所有的土地基本都在地主手里。

那些没土地的百姓只能去地主那当佃户,租赁地主的土地种地,收完粮食分一大半给地主,剩下的交一部分官府的税,留下的粮食自己家都吃不饱,完全处于最底层被剥削的状态。

好在如今各个镇上的地主都少了很多,这种佃户也基本消失。

如今没土地的人是可以直接去找官府租赁土地,交铜板种地,然后缴五成税,剩下的就是自己的。

虽然也留不下多少粮食,但比当佃户还是好得多。

江意绵对于山上的地要缴税一事,没太多异议,至少未来两年不用缴,还算不错了。

等江意绵去和刘大勇一行人汇合的时候,几人正在间破破烂烂的茅草屋里修缮屋顶。

狗剩看见她来,只笑着道:“意绵姐,村长说这几间屋子可以留给我们住,但要是想重新建房、或者种地就需要买下地。”

他们山上的地种出来的粮食,还是勉强够几家吃得,就是不够,完全可以再清理出几亩地,倒是不用费心来山下买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